文物知识

栏目导航

舌尖上的典故之十二:乐不思蜀

发布时间:2022-04-05 点击数: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三国时期蜀国后主刘禅的典故乐不思蜀。

首先请大家欣赏一枚三国时期蜀国的钱币——直百五铢。

 

三国时期,蜀汉偏处西南,发展经济受到局限,又连年征战,财政困难,军费紧张,只好采用发行大值虚币的办法来勉强维持。在大臣刘巴的建议下,刘备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发行“直百钱”。直百钱有面文“直百五铢”和“直百”两种。钱的面文意思是一枚直百五铢的价值可以与一百枚五铢钱的价值相等,是一种搜敛钱财的虚值大钱。初铸钱大而厚重,钱的直径在26~28毫米之间,重8~9.5克。后期铸造逐渐减至直径不足24毫米,重2~4克,最轻薄者,重不足0.8克  。由于铸造工艺的缺陷,直百五铢普遍品相不好 。

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小名阿斗)继位。刘禅昏庸无能,一开始由于有诸葛亮等有才能的人辅佐,所以还没有什么大问题。后来诸葛亮等贤臣相继去世,蜀国越来越没落,终于在公元263年,蜀国被魏国所灭,刘禅投降被俘。那时候魏国的皇帝曹奂自己也没有实权,实际掌管魏国大权的是司马昭。刘禅投降后,魏帝曹奂封了他一个有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安排到魏国都城洛阳居住。有一次司马昭宴请刘禅,故意安排蜀国的节目,和刘禅一起来到魏国的原蜀国大臣看到故国的歌舞都感到十分悲伤,而刘禅却欢乐嬉笑,丝毫没有难过的意思。司马昭看见这种情形就对贾充说:“想不到刘禅竟糊涂到了这种地步,即使诸葛亮活到这时,也不能辅佐,何况是姜维呢!”贾充说:“不是如此,殿下您又怎么能吞并他呢。”

有一天,司马昭问他说:"是否会思念蜀地?"刘禅回答说:“这里有歌有舞,还有美酒,我很快乐,不思念蜀国。”知道了这事,随侍刘禅的郤正就指点他说:“如果司马昭再问起时,你应哭泣着回答说:‘先人的坟墓都葬在蜀地,我是天天都在惦念着。’”后来司马昭再次问他时,刘禅便照着郤正教他的话回答。司马昭于是说:“为何像是郤正的语气呢?”刘禅听了大惊,睁眼望着司马昭说:“您的话确实没有错。”左右的人都笑了。于是刘禅的昏庸无能就在历史上出了名 ,后人用“阿斗”讥笑不争气、没有出息、不能守业的人,又用“乐不思蜀”形容留恋异地,不思故土。


Copyright © 2015-2022  河北大学博物馆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冀ICP备160109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