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知识

栏目导航

馆藏文物介绍系列之十四 :一张清代的银票

发布时间:2022-04-05 点击数:

中国是发行纸币最早的国家。从北宋开始,宋、金、元、明、清都发行过纸币,以前给大家介绍过中国历史上最大尺寸的纸币大明宝钞,今天再给大家介绍一件清代的纸币,一张面额一两的银票。

我馆收藏的这张银票呈长方形,宽 13.8 厘米,高23.8 厘米。票面上端正中间有一个小长方框,里面以汉满两种文字标明币名“户部官票”,下面正中竖印着“准二两平足色银[壹]两”, 面额以墨色木戳加盖。 在它和咸丰五年之间用红色木戳加盖“直隶”两个字,右侧写着“[观]字第[七万九千三十七 ]号”,字按《千字文》排列,号用墨色填写;左侧写有“咸丰[四]年[九]月[十五]日”。官票左上角有竖写的字“每两比库平少陆分”,下端注有户部规定“户部奏行官票,凡愿将官票兑换银钱者与银一律,并准按部定章程搭交官项,伪造者依律治罪不贷”。四周是龙纹和海水,票面左下角由官票所添用花押。

面额上加盖汉满文“户部官票永远通行”官印。官票左侧有一长方形印,印文模糊无法辨认;右侧盖有两方长印,印文不全,只有部分,无法辨认,官票的右下角还有印文的一角。

“每两比库平少陆分”中的库平即库平两,在旧中国由于各种秤的分量不一致,分为库平、关平、漕平、市平等。库平两是清朝国库征收租税、出纳银两所用的衡量标准,是康熙年间制定的。库平一两为37.301克。 

清政府对发行纸币还是很慎重的,在清朝建立的前两百年都没有发行纸币,直到咸丰年间,为了支付《南京条约》中规定的大额赔款和在围剿太平军期间的巨额军费,清政府无奈在咸丰三年(1853年)的二月和九月先后发行两种纸币,一为官票,一为宝钞。官票的票面印有“户部官票”四字。以银两为单位,面额分为一两、三两 、五两、十两和五十两五种,也称官票或银钞。

虽然政府在官票上写着可以按比例兑换银两和制钱,但是实际上并不能实现,再加上发行过滥,钞票急剧贬值,物价飞涨,民怨沸腾,百姓拒绝使用,就是各级官府也拒收,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在同治年间只得停止纸币的制造和发行。

 


Copyright © 2015-2022  河北大学博物馆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冀ICP备160109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