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知识

栏目导航

馆藏文物介绍系列之十:高山流水遇知音 —— 青花梅瓶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2-04-05 点击数:

我馆收藏着一件明青花携琴访友图梅瓶(见下图一、图二),高38.7厘米,口径6厘米,底径16.8厘米,小口,短颈,丰肩,圆鼓腹,下腹渐收,肩部装饰如意形云肩纹,内填卷云和莲花纹,腹部绘俞伯牙带两个书童拜访钟子期的情景,其中一个书童抱着琴,胫部饰变形仰莲纹。胎质细腻洁白,釉色薄白而莹亮,为明成化时期官窑青花瓷之珍品。青花是指在素瓷胎上以钴料着色在瓷胎上绘画,然后施透明釉,入窑经1300度左右的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因釉下钴料在高温烧成后呈现蓝色,故称为青花。青花瓷技术起源于唐代,成熟于元代,明朝的永乐、宣德时期达到极盛,清代的历代帝王也都对青花瓷器情有独钟,留下了大量的青花瓷器。

这件青花梅瓶器身主题花纹为“携琴访友”图,表现的是俞伯牙带着两个书童去拜访钟子期的情景,其中一个书童怀里抱着琴,人物形象生动,给人以舒适之感。

俞伯牙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琴师,有一天他到泰山上去游玩,忽然下起了大雨,他在山崖下避雨,一边避雨一边弹琴。这时有一个叫钟子期的樵夫也来到这避雨,伯牙抚琴,志在高山,他听了一会儿称赞说:“弹得真好啊,巍峨如同泰山。”伯牙想不到一个樵夫有如此高明的欣赏能力,他故意改变琴意,志在流水,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弹得真好啊,浩荡如同江河。”伯牙所想的,钟子期都能听出来,两人经过交谈,发现虽然身份不同,但是彼此心意相通,志趣相同,从此成了心心相印的好朋友。后来钟子期死了,伯牙到坟前祭奠他,奏了一首悲哀的曲子,泪流满面地说:“从此知音绝矣!”说完,将琴摔碎,终身不再抚琴。

图一

 

图二


Copyright © 2015-2022  河北大学博物馆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冀ICP备160109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