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知识

栏目导航

馆藏文物介绍系列之三: 美玉一块,兼谈玉璧的故事:卞和献宝 美玉无双

发布时间:2022-04-05 点击数:

说起“玉”,大家立刻会想到许多关于玉的词语,诸如“美人如玉”、“冰清玉洁”、“珠圆玉润”、“温香软玉”等等,从这些美好的词语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古人对玉的喜爱,今天就给大家讲述一个关于玉璧的故事。

我国古人认为“石之美者即为玉”,比我们今天对玉定义的范围要宽泛得多,玉器种类繁多,玉璧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它从新石器时代就大量出现,一直沿用到清代,《周礼》中有“以苍璧礼天”的记载。

我馆收藏着一件战国时期的青玉谷纹璧(见上图),玉璧的外径是17.2厘米,内径是2.65厘米,玉璧的外形呈扁平圆形,中间有孔,表面是排列规则的谷纹,美观大方。

战国是我国玉器制作的高峰期,当时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文化艺术空前发展,呈现百家争鸣的新局面,在各种有利因素的推动下,玉器工艺发展到了一个高峰期。在内容和形式上,从前服务于神的祭祀功用和礼仪用玉的传统已经过时,此时转为灵巧活泼的佩饰玉和生活用玉,并且赋予玉器以人格化的道德观,提倡“君子比德于玉”和“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时代风尚。玉璧在战国时期已经由一种礼仪用玉演变成为高贵的佩饰玩赏物。

要说在玉璧中名气最大的,恐怕要数“和氏璧”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完璧归赵”中的“璧”,说的就是和氏璧。那这如此盖世无双的宝贝又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他在深山中发现了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他凭借自己的经验,断定这是一块稀世美玉,于是决定把它献给楚厉王。楚王让玉工对这块石头进行鉴定,玉工认为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楚王认为卞和在欺骗他,大怒之下砍了卞和的左脚。几年以后,楚厉王去世,武王即位,卞和不想让宝物流落在民间,想武王也许要比厉王有见识,于是又去找武王献宝。武王知道卞和因为献宝已经受过刑罚,心想:“也许他的宝物真的是罕见的,否则绝对不敢再来献宝。”武王找来多年从事玉雕的工匠,让他们仔细检验,玉工检验后还是认为,这只是普通的石头,武王和厉王一样残暴,他下令砍去了卞和的右脚。

楚武王在位不久就死去了,楚文王即位。卞和想到宝玉被埋没,伤心万分,他抱着璞玉在荆山下痛哭。楚文王听说后,派人将卞和和璞玉带到宫中,重新请高明的玉匠进行检验。玉工拿到璞玉,凭借经验就感觉这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他小心翼翼地将石头的外层铲去,一块从来没有见过的晶莹剔透、光华四射的宝玉呈现在人们眼前。楚文王大喜过望,从此将卞和养在宫中,并以他的名字命名这块宝玉,称之为“和氏璧”。


Copyright © 2015-2022  河北大学博物馆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冀ICP备16010903号-1